2. เปรี้ยว[preaw2]/酸
有关泰语里“เปรี้ยว”在泰语里主要有下列引申义:
(1) 打扮得妖艳。如:วันนี้แอนแต่งตัวเปรี้ยวมากใส่กางเกงขาสั้นจุ๊ดจู๋/今天安娜打扮得很妖艳,你看她穿那么短的裤子。
(2) (戒烟酒后)嘴发酸。如:ไมค์เพิ่งเลิกบุหรี่แต่ช่วงนี้เริ่มเปรี้ยวปากอยากสูบบุหรี่/迈克刚刚戒了烟,但是现在就开始想吸烟。
(3) 想吃东西的时候。如:ช่วงนี้มาลีเปรี้ยวปากอยากกินมะม่วง/玛丽最近想吃芒果。
(4) 敢作敢为的。如:อย่าขับรถให้เปรี้ยวมากนัก/别开得很快的车。
“酸”在汉语主要有下引申义:
(1) 表示身体的不适。如:
O累得腰酸腿疼。
O腿站酸了。
O两肩酸溜溜的。
O病刚好, 身体发酸。
(2)表示心理上的不快。如:
O听到老师表扬小李, 我心里酸溜溜的。(表示轻微的嫉妒)
O要和老师离别, 学生心里都酸溜溜的。(表示难过)
(3)表示气质上的迂腐、儒雅。如: 穷酸、寒酸、酸溜溜、酸秀才等。
(4)表示苦难、辛酸。如:
O二嫂子一下子明白了二哥的心意, 那苦辣酸甜的滋味一块儿挤到了嗓子眼儿。
O(袋玉)此时心里,竟是油儿、告儿、糖儿、醋儿倒在一处的
一般,甜、苦、酸、咸,竟说不出什么味了。(《红楼梦》)
汉语中的“酸”可以引申为身体部分酸麻、痛楚的感觉,情感上悲痛、难受之感以及气质上寒酸、迁腐等意义,往往多有贬义色彩。“酸”的意义变化经历了一个从“味觉酸”到“身体、心理感觉酸”再到“人的气质酸”的抽象过程,而这一认知的实现是认知主体充乡发挥心理联想的结果,如今转义后的意义己为人们广为使用于各领域。
在泰语中使用“酸”来引申的词汇没有汉语丰富,而汉语和泰语“酸”引申义也不同。以上对比可以看出,泰语“酸”与汉语“酸”引申义有同有异。由于各民族在地域环境、社会背景、人文历史、思维习惯以及词汇形态迥异等因素,通感对不同语言词汇的影响又不尽相同。“酸”和“เปรี้ยว”转域相同但转义不对应的表现: 二者都可以由味觉感知转义至生理和心理感知“酸”、可表示悲痛、心酸、酸疼、辛酸的泪等,但泰语中并没有此种用法,而是“น้ำตาแห่งความขื่นขม”(苦的泪,泰国人对“เปรี้ยว”的通感联想往往表示“打扮得妖艳的女人”;“เปรี้ยว”人性品格方面则没有迁腐之义,而多表示敢做敢为的人;“酸”可表示身体多处部位的痛和麻,但很多语言中都只用“疼痛”来表示这种身体上的不适,泰语用“เมื่อย”和“ชา”。
由上可看出,泰语的เปรี้ยว和汉语的酸这一味觉词的引申义所表达的含义皆为消极的。酸味在调味中可以消除动物中的臭腥等异味, 可软化肉中纤维, 帮助消化。酸,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但酸原本是判断食物是否腐烂、能否再吃的一种味道。泰语的เปรี้ยว及汉语的酸所引申的消极意义或许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