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语学习网
普吉府简介(中文版)
日期:2012-06-11 13:58  点击:2402

  普吉(泰文:ภูเก็ต)是一座位于泰国南部安达曼海海域上的岛屿,普吉府(泰文:จังหวัด ภูเก็ต)则管辖全岛。普吉是世界知名的热带观光胜地,其丰富的天然资源也替泰国带来不小的财富,而被誉称为“泰国的珍珠”。普吉岛是泰国境内最大的岛屿,也是唯一一个拥有自己独立一级行政区划的岛屿,以该岛全境再加上32个离岛为范围,普吉府是泰国76个一级行政区之一,府治为与行政区同名的普吉城。

历史

 

  “普吉”这名字的历史可以回溯到1025年时,该岛当年的旧名“Manikram”在泰米尔语中是“水晶山”的意思。但是,普吉还有另一个更知名的旧名(尤其是在西方文化领域)“Junk Ceylon”,却是源自于3世纪亚利山卓图书馆中著名学者托勒密,他曾在著作中提及如果想要从中南半岛一带(当时他称为Souwannapum)前往马来半岛时,会经过一个叫“Jang Si Lang”的驿站,是西方文献中最早提及普吉的一份。在中国清代的谢清高在其著作《海录》称此地为养西岭。
 
  对于普吉岛最初的住民,有几种不同的说法,部分认为有可能是属于舍曼族(Semang)一系的矮黑人(Negrito),部分认为可能是属于莫坎族(Mokken)的海洋吉普赛人(Sea Gypsy),也有说法认为可能是起源于缅甸勃固(Pegu)地区的孟王国(Mon)之移民。
 
  约在4世纪左右时,一群因为不堪侵扰而逃离原居地印度的泰米尔人(Tamil)开始在整个马来半岛西岸殖民,殖民范围包含了普吉岛。在7世纪至13世纪期间,普吉与邻近的地区都是由一以苏门达腊为根据地的马来王国室利佛逝(Srivijaya)所控制,当时该王国以普吉岛北方、今日泰国攀牙府的港埠竹古巴(Takua Pha)作为附近地区的商业与文化中心。相比之下,普吉则因为缺乏可以作为航运用途的河口港埠,再加上人口稀少,整体发展可说是一滩死水。
 
  普吉首次纳入泰国的版图里,是在13世纪末素可泰王国时代的蓝甘亨国王(King Ramkhamhaeng)在位时,当时竹古巴被划分在洛坤府(Nakhon Si Thammarat)的管理区域内,使得普吉也连带地被划入其范围。那时的普吉的环境还非常原始未开化,人们主要是居住于满布全岛的黑森林边缘之溪流低地,而丛林中则还有野生的老虎、犀牛、象、鳄与熊等兽类穿梭。虽然只是一个小岛,但普吉拥有非常丰富的物产矿藏,包括象牙、宝石、天然珍珠、毛皮、香料与龙涎香。这些资源很早以前就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外来族群虎视眈眈,包括马来海盗、阿拉伯商人、泰米尔屯垦者、中国的丝绸交易商与远来自葡萄牙的冒险家全想要染指。因此自17世纪时第一座锡矿矿坑在岛上开挖后,就注定了此岛日后必然的经济与政治重要性。
 
  1626年时,来自荷兰的商人获准在普吉设立一个交易站,而在积极拓展外交的暹罗王纳赖(King Narai)在位的1656年到1688年间,当时的法国驻暹罗大使也开始留意到普吉锡矿在全球贸易市场的潜力。因此,在法国的争取下,纳赖在1681年时指派法籍的传教士黑内·商博诺神父(Brother Rene Charbonneau)治理普吉岛,并将行政中心设于他朗(Thalang)。而在同时,纳赖也将普吉岛的管理,直接规划在暹罗的经济与外交事务部门之下。
 
女英雄抗击外族入侵
  1767年帕马(即今日的缅甸)击败了泰国的阿瑜陀耶王朝(Ayutthaya),使得马来人得以趁乱进占普吉。缅甸军当时组织了庞大的远征船队,在1785年时进攻普吉,以便试探在曼谷新成立的却克里(Chakri)王朝之态度软硬。虽然当时英国的法兰西斯·莱特船长(Captain Francis Light,马来西亚槟城的建立者)曾去信警告普吉总督,但3000缅甸远征军仍然长驱直入占领了攀牙和竹古巴(Takua Pah)与竹古童(Takua Thung)两城,并继续进击普吉岛上的他朗城(Thalang)。
 
  当时,他朗城内的气氛非常低迷,普吉府尹已阵亡,领军的府尹遗孀庄(Chan)是吉打苏丹的孙女。由于普吉积欠了皇家国库好一笔债务,因此曼谷的泰皇拉玛一世派军驰援的机会可说是颇为渺茫。普吉方面据守的巴帕堡垒随时有陷落的可能,但庄并没有在还来得及逃离时离开。庄与她的姊妹穆(Mook)将他朗的人民聚集起来,当时由于大部分的男人都已战死人数有限,她们召集了500名妇女,手上拿着用烟煤涂抹过的椰树枝伪装成武器来充数。这计谋的凑效使得缅甸人不敢贸然全面进击,而泰军则是在挽涛湾(Bang Tao bay)附近的山丘上突击缅军得手。过了一个月的苦撑后,缅甸大军终于1785年3月13日撤退。
 
  为了嘉勉两位女性的英勇,拉玛一世颁赠她们帖卡撒堤(Thao Thep Kasat Tri)与席顺通(Thao Si Sunthon)的称号,其中前者通常是只保留给皇家成员的贵族称号。她们的青铜塑像今日仍是普吉岛上非常著名的观光重点,也就是他朗市区里码头广场圆环正中央的女英雄纪念碑。除此之外,联接普吉岛与泰国本土攀牙府之间的跨海大桥,也被命名为帖卡撒堤大桥藉以纪念英雄业绩。
 
  后来缅甸在1809年到1812年、拉玛二世初登基时,又趁泰国国力薄弱,军备松懈之机袭击了普吉三次。在他们的掠夺下竹古巴与竹古童两城曾再度毁城,而他朗与呈娘港(Tha Rua port)也被攻陷,但是由于普吉和其他府的泰国人民抗击不休,一直苦战到曼谷方面的大军开到,才使得该地区免于进一步的屠杀。当战尘飘落之后,普吉被规划到泰王国的国防部下作为战略前线直接管理,后来被隶属于洛坤府下。
 
  缅甸在1824年遭到英国占领,这件事彻底的终止了缅军对泰国的侵略动作。当初逃到攀牙的许多普吉人终于得以回到家乡重建他朗,但此时他朗的光芒早已被岛上另一个后起之秀的城镇给遮蔽——由于大批来自马来西亚槟城地区的华人来到此地开发锡矿,而促成了普吉城的兴起。华人劳工的进驻虽然带来兴盛的经济活动,但也带来新的纷扰,1876年时两群华人矿工发生纠纷,这事件瞬间转变成激烈的血斗,暴动扩及全岛失控的暴民开始四处屠戮与抢劫。当地泰人聚集在普吉城的查隆寺(Wat Chalong),寺中的主持僧人除了救助伤患外,也鼓励民众团结以对抗暴民,因此才得以在暴民集团抵达时抵抗成功,并在僧人的斡旋下平息暴动。
 
拉斯达爵爷的善治
  对于整个普吉的发展历史来说,最有贡献者莫过于1890年到1909年间治理著普吉的拉斯达爵爷(Phraya Rasdanupradit Mahissara Phakdi),“Phraya”是泰王朱拉隆功大帝后来赐给他的尊号,直译为佛爷,或相当于英国的爵爷(Sir),原先仅由泰王赐予王公贵族和大将。
 
  在拉斯达爵爷的治理下,普吉府修筑了大批的欧式建筑和新的宽阔道路,贫穷的人们则被鼓励去畜养牲畜带到新市场上去进行交易以改善收入。在他的特许下,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在普吉设立了第一个泰国据点,当时泰国南方的第一所现代化医院也在府城区(เมือง ภูเก็ต,Muang Phuket)落成。
 
  在1901年,他首度自马来西亚槟榔屿引进橡胶树到普吉落户,在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后,泰国是今日全世界数一数二的橡胶出口国。
 
  朱拉隆功大帝在位期间, 因为他看到拉斯达爵爷的丰功伟绩,将附近盛产矿石的六府——攀牙、甲米、拉廊、董里、沙敦以及竹古巴——联合在一起,归属在普吉的管辖下,称为“普吉道”(มณฑล ภูเก็ต,Monton Phuket)。而拉斯达爵爷则升任为普吉道的道台总督,其道台总督职位与爵位采世袭制,但实际上仅世袭了一代。
 
  1933年,随着泰国的国家体制由绝对王权转向君主立宪政体,普吉也像泰国其他府份一般,改为自立的郡府,由泰国内政部指派的府尹进行治理。
 
现代
  2004年12月26日,一场发生在印尼苏门答腊附近海域的海底地震引起了严重的海啸,海啸席卷泰国西岸,包括普吉岛,根据统计在灾难中普吉一带共有250人丧生,其中包含不少在冬季期间前来亚洲度假的欧美游客与其他亚洲国家游客。经过海啸侵袭后岛西的几个主要海滩,例如巴东海滩(Patong)、喀伦海滩(Karon)与喀塔海滩(Kata)都受到极其严重性的破坏。
 
  浩劫之后,泰国政府十分重视受灾地区的重建工作,大力推行各项政策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许多商业如巴东海滂的海洋百货公司(Ocean Department Store)皆已很快地在2005年初期间被重建并恢复营运。
 
  2006年初,东南亚地区第一套海啸预警系统在普吉设立,该系统在游客集中地区(如巴东海滩等地)能以英语、泰语、华语、日语、德语等不同语言的广播警示游客海啸的来临。
 
 
地理
  普吉岛属于泰国南部地区,座落于本身属于印度洋一部份的安达曼海(ทะเล อันดามัน Andaman Sea)上,是一座南北较长(最长处48.7公里)、东西稍窄(最宽处21.3公里)的狭长状岛屿。普吉岛北以巴帕海峡(Pak Prah Strait)与泰国本土的攀牙府(พังงา,Phang Nga)相邻,而东侧则是隔着攀牙湾与对岸的甲米府(กระบี่,Krabi)呼应,西岸及南岸则都濒临着安达曼海。主岛与大小达32个的离岛加起来,土地面积约为570平方公里。
 
  普吉境内多山,全岛约有70%的面积属于山地地形,尤其是贯穿岛屿西侧的山脉,是连贯马来半岛与亚洲大陆的克拉地峡(Kra Isthmus)的一部份,最高峰Mai Thao Sip Song(十二藤峰)标高529米。而占有其他土地面积的小型平原主要是散布在岛屿的中央与南部,岛上主要溪流包括有挽艾河(Khlong Bang Yai)、挽隆河(Khlong Bang Rong)、呈娘河(Khlong Tha Rua)等几条,但都是重要性不高的小型河流。
 
  普吉岛有大小32个离岛,其中大部分的离岛都是聚集在岛北的攀牙湾与东到南岸的近海。少数例外的是最大的离岛披披岛(Ko Phi Phi Don),与其附属的小披披岛(Ko Phi Phi Ley,即电影《梦幻沙滩》(The Beach)拍摄场地)位于东方正好与普吉岛和泰国本土等距离的较远海面上。由于这两座岛皆属甲米府而非普吉府管辖,已自成一个独立的观光区。
 
 
府徽与其他象征
  普吉府的象征树木是缅甸红木(Burmese Rosewood,学名Acacia catechu),府花是辣椒花(学名:Bougainvillea)。
 
  府徽则是两个并排坐着的古代妇女, 她们是以拯救普吉而闻名的两名女英雄帖卡撒堤(Thao Thep Kasattri)和席顺通(Thao Sri Sunthon)。
 
 
交通
道路
  普吉岛北面以巴帕海峡与泰国本土相望,其与本土间的路面运输完全仰赖帖卡撒堤大桥与撒拉辛大桥两座跨海桥梁。其中靠西侧的撒拉辛大桥兴建于较晚的1974年时,桥的命名取自一代忠臣博特·撒拉辛宰相(พจน์ สารสิน,Pote Sarasin,1905年-2000年)。普吉与曼谷之间车程约867公里,旺季时几乎每小时皆有长途巴士自南曼谷巴士站发车前往普吉。
 
航空
  主条目:普吉国际机场
  1976年,普吉国际机场(สนามบิน ภูเก็ต,Phuket International Airport,HKT/VTSP)启用,带来了非常蓬勃的观光业。今日普吉国际机场是泰国境内仅次于新曼谷国际机场的最大旅运进出点,仅在1998年,该年的旅运总人次就高达3,142,712人,到了2006年,自普吉机场出入境游客人数已突破了五百万人。
 
  普吉国际机场距离普吉城36公里,距离巴东等海滩50公里到70公里不等。在雨季时如果碰到道路交通堵塞要费时一个小时以上。乘坐国际航班的乘客们需要交纳机场建设税700泰铢。
 
  2007年9月16日,一架隶属于泰国One-Two-Go航空、航班编号OG 269的麦道MD-82型客机,在降落普吉国际机场时因气候不佳、风切过大与机件失灵而滑出跑道失事,包含机组员共88人全体丧生。
 
海路
  为了满足不少向往宁静的游客至披披岛度假的需求,每天有两班渡船在普吉府城东南的普吉深水港(Phuket Deep Water Port)与大披披岛之间对开,并可进一步由大披披岛乘坐渡船到甲米府城或兰塔岛(Koh Lanta)。由于每年5月至11月间属该地区的海洋季风盛季,海上经常有大浪发生,容易造成搭船游客晕船或有安全上的疑虑。

分享到:

顶部
12/01 00:37
首页 刷新 顶部